找到相关内容140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“身心疾病”的看法

    。  追究这许多魔兵造反的原因,都是由于知见不正确,都是因为无明。例如:你疑心猜忌,它就有机可趁;你做人傲慢、偏激、执著、自私、相信谣言、喜欢听是非、没有主见、不能自我肯定,就会被人牵著鼻子走,当然...----------  .  待人好以和谐人际  十二、  自私执著是人的劣根性,有的人因自私自利,凡事只想自己不管他人,甚至固执己见、贪嗔、愚痴、嫉妒、傲慢、无惭、无愧等习气,常常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462515.html
  • 阿姜 苏美多 著:感恩父母

    查学习。没想到在路途中,我开始忍受不了这位僧人——他竟然是个非常难以应付的人。对事情他永远是 小题大作 ,并且总是数落其它出家人的不对,就好像是说只有我们是最好的。我实在无法接受这种难以置信的傲慢和...

    阿姜 苏美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562632.html
  • 神通不是道

    自身,却时时依之衡量他人。佛法广大精微,包罗万象,稍通达之,则见解眼界远超常人。此时若不能依之实修,却以之与世间学问、俗人境界相比较,则生大轻蔑心、大傲慢心,于是转为愤世嫉俗、好兴斗诤之辈。此类人既不能...一位古大德也说过:若接触贪爱之友,就容易沉迷于贪爱财色的行为中;若接触傲慢之友,就会引发自己的贡高我慢行;若接触追求俗务之友,就会一生奔波劳碌;若接触懒惰闲散之友,就会自然放逸懒散;若接触无散精进之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
  • 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理论的反思性

    果报的分位差异。由一心平等,不应以出生为人而感到傲慢,因为一切众生皆平等;同样,亦不应以出生为人而感到自卑,因为众生与诸佛平等无二。由十法界差别,不应为人而感到自贱,因为更有地狱、饿鬼、畜生处于恶趣轮回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3563007.html
  • 印度的文殊信仰

    领会其义,不但精通婆罗门教经典,而且对于天文、地理、图纬、秘谶、医药、道术也有研究。因此,弱冠之年就驰名天下,但因年轻得志,产生了傲慢之心,过上了骋情极欲的淫荡生活;然为时不久,即悟“欲为苦本,众祸之根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3063182.html
  • 唐君毅《佛学中之唯识宗之哲学》

    非我,自己之家为我,他人之家为非我,自己之国家为我,他人之国家为非我,人类为我,人以外一切众生为非我,我之思想情感为我,他人之思想情感为非我;于我者则贪著迷恋,于非我者则嗔恨傲慢。此所依我爱、我贪、我...

    唐君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75563332.html
  • 则天武后《大乘人楞伽经序》与法藏《人楞伽心玄义》

    安可论道。  道宣的驳斥如下,与具体的修习四念处而进的僧稠之禅相较,达摩的立场为“虚宗”,并不刻意追求理。而愚者却误认稍若修行即可悟道,错将禅障以为定力,各执己见,言行傲慢。原本若知一切唯心则不见妄想所...

    [日本]石井公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163399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四章

    下来探讨,为何要修行?难道是要使自己更苦、更执著、更消极、更偏激、更狂妄、更自大、更傲慢、更差劲、更贪婪、更狠毒、更虚伪、更挑拨、更嫉妒、更计较、更现实、更无情、更愚痴吗?  或是更不懂孝亲尊师、更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463703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戒律内容与衣食制度考察

    佛教的修行过程中是非常的重要,所以在成就菩萨行的六度中放为首要。布施,不光光是把自己的东西给予需要的人,同时也是在消除我们内心的傲慢心。修行人把精神以外的物质都视为身外之物,是成就道业的障碍物,阻止修行...

    常 耘 法 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3163782.html
  • 不共加行

    国王的名字作了回向。  佛在《教王经》中也说:“见到他人行持善法时,自己若以清净意乐诚心诚意随喜,并将其善根回向圆满菩提,则所积累的资粮绝对胜过以竞争心或以傲慢心对待他人行善,或以不清净心行持的广大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3963936.html